今年以來,煤層氣公司不斷加大外拓市場,內強管理,以項目實施為抓手,推動企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,尤其在加強生產成本管控方面,堅持“效益、成本、管控”齊抓共管,并根據各單位業務范圍,細化材料分類,創新材料管控內容,精準把控材料管控各環節,形成了閉環式管理,節約了生產成本,收到了良好效果。前三季度單項工程材料消耗同比下降11.12 %。
源頭+預算,實現預警精準化。公司從采購源頭和預算、預警相結合。一是制定材料采購制度。嚴控采購源頭價格、質量,制定材料“三比兩審”采購制度。二是加強材料預算控制。在工程施工前根據施工技術要求,對材料進行預算。各項目經理依據設計要求將所需材料進行匯總,上報公司生產部,生產部收到項目部材料計劃后依據實際情況進行核實,核實后報公司規劃發展部及領導審批,同意后由項目部按月制定材料采購計劃。三是強化價格預警。建立以歷史成本為基礎的材料預警數據臺賬,采購價格一旦高于預警價格,就顯示在預警信息中,通過信息追溯供應商報價、采購合同、技術參數、近三個月市場價格,一旦超出市場價格15%這一預警線,可采取問詢對比倒逼,迫使其價格下降。
重點+簡化,實現管控明晰化。公司對材料管理采用ABC控制方法:一是根據材料價格和用量將材料劃分為A、B、C三類。A類材料價格占材料總成本價值60%-75%,用量占總品種數5%-15%;B類材料價格占材料總成本價值15%-30%,用量占總品種數15%-30%;C類價格占材料總成本價值5%-15%,用量占總品種數60%-75%。二是根據用量大小,確定分級管控。將套管、柴油、泥漿材料分為A類,實施重點控制;鉆頭、腦袋、接手等分為B類,執行一般控制;鋰電池、柴油機配件、輔助材料分為C類,按簡化控制。三是按照管控內容,直指材料控制靶心,采取靈活方法降低成本。
庫存+現場,實現管理分層化。公司材料執行庫存、現場分層管理。一是材料到貨按照采購計劃和驗收標準,由驗收小組組織對材料質量和數量檢驗,簽字確認入庫。二是供應部設置專人保管、驗收、入庫、出庫、登記賬簿等工作,合理安排材料在倉庫的存放次序,按領用流程發放材料,做到材料流轉全過程記錄。三是材料進入現場后項目部組織人員進行驗收,并登記明細臺賬。項目部指定專人負責,現場材料存放應按規格、類別、等級堆放整齊,進行標識,嚴格執行收發制度。
日常+周轉,實現核算標準化。公司準確區分日常生產材料和周轉材料范圍。一是內容上,日常生產耗料是在生產過程中直接用于施工的原材料、主要材料、外購半成品,以及輔助材料。周轉材料能在生產過程多次使用并基本保持其原來的實物形態,其價值逐漸轉移到工程成本中去,但不構成工程實體的工具性材料。二是核算方式,日常材料消耗直接費用化,構成工程直接成本。周轉材料根據預計使用期限,計算每期攤銷額,分攤至工程成本。
(張莉)